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
保险中常见的术语应如何解读?
来源: 和讯网     时间: 2025-11-03 15:04:28


(资料图片)

在保险领域,有许多专业术语,准确解读这些术语对于投保人理解保险合同、保障自身权益至关重要。下面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些保险中常见的术语。

首先是“保险金额”,它指的是保险人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最高限额,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保额。例如,一份重疾险的保险金额为50万元,若被保险人确诊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且符合理赔条件,保险公司最高会赔付50万元。

“保险费”则是投保人向保险人支付的费用,以换取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保险费的多少与保险金额、保险费率以及保险期限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保险金额越高、保险期限越长,保险费也就越高。

“保险期间”是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开始到保险责任终止的期间。比如,一份定期寿险的保险期间为30年,从合同生效日起的30年内,若被保险人不幸身故或全残,保险公司将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赔付。

“等待期”,也称为观察期或免责期,是指在保险合同生效后的一定期间内,保险公司不承担保险责任。设置等待期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投保人带病投保。以健康险为例,通常有30天 - 180天的等待期。

“犹豫期”是指投保人在收到保险合同后的一定时间内,如不同意保险合同内容,可将合同退还保险人并申请撤销。在此期间,保险人同意投保人的申请,撤销合同并退还已收全部保费。一般犹豫期为10 - 20天。

“免赔额”是指在保险合同中规定的损失在一定限度内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的额度。分为绝对免赔额和相对免赔额。绝对免赔额是指保险人只承担超过免赔额部分的损失;相对免赔额是指损失达到规定的免赔额后,保险人对全部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以下是两者的简单对比表格:

“现金价值”是指带有储蓄性质的人身保险单所具有的价值。在保险期限较长的人寿保险中,由于采用趸交保费或均衡纯保费制度,保单项下积累有一定的责任准备金,被保险人要求退保时,保险人从责任准备金中扣除一定的退保手续费后,余额即作为退保金退还给被保险人或投保人。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